今天,我協助吳瑞興大哥採訪報導的公益新聞,在7家網路媒體登出。
昨晚,吳大哥來電商量,希望那張前幾天我們與受訪者陳世圯董事長的合照,可以被登載報導。
得知吳大哥所任職的媒體,報導版面打算多放一張照片。於是,我馬上提供去年兩岸「公益論壇」,我在廈門所拍的葛瑪蘭基金會陳董事長上場報告時,博得與會者起立向這位86歲慈善家致敬的相關照片,請吳大哥挑選使用。
「若能為兩岸社會公益盡點兒心力,我與有榮焉!」這是我向吳大哥傳遞的心聲。
今天,登載報導陳世圯董事長以音樂鼓吹「樂齡生活」的7家網路媒體,包括:
1.台灣好報、2.雅虎「Yahoo新聞」、3.蕃薯藤「yam新聞」、4.奧丁丁集團「owlting新聞」、5.life「生活新聞」、6.Google「Google新聞」、7.PChome新聞等。
以下是「台灣好報」新聞報導網路連結,如下:
https://newstaiwan.net/2024/08/17/215573/
吳瑞興報導「樂齡慈善家陳世圯 故宮南院吹響名聲」,內容如下:
樂齡慈善家陳世圯是銀髮族楷模,也是「以音樂養生」的推廣者。
今年87歲的陳世圯,曾經擔任交通部最高首長,公部門退休後,他以「運輸、觀光、文化」為宗旨,成立財團法人葛瑪蘭文化基金會,深耕蘭陽平原教育文化與社會公益,讓愛「轉」起來。
陳世圯是忘齡的薩克斯風愛好者,以音樂追求樂齡健康的人生。
去年台北市登記立案的名聲樂團,是由一群愛好音樂的政府各部門退休或現職的公務人員及社會上成功的企業家所組成的樂團,平均年齡67歲,共推陳世圯擔任團長。
擁有「街頭藝人」執照的陳世圯表示,配合高齡化時代來臨,「名聲」以推廣音樂方式,希望透過學習吹奏薩克斯風活動,達到提升長者身心靈健康,豐富長輩退休後生活。
今年11月9日下午2點至5點,名聲樂團配合其他樂團,將在故宮南院「透南風廣場」演出。
這場主題為「吹響吧~故宮南院」的草地音樂會,是由陳崇民音樂總監首先發起,羅斯婷助教策劃,演出團體,包括:名聲樂團、台北中正社大、牧童樂團、星特樂團、梅嶺薩克斯風樂團、管嘉樂團。由名聲樂團、牧童樂團主辦,故宮南院協辦,指導單位是嘉義縣政府。
今年4月10日,「名聲樂團」在陳世圯的號召下,特別邀請台灣管樂界泰斗、師大音樂系葉樹涵教授等人,一同前往日本,在東京鐵塔前,和東京音樂學院的管樂家聯合交流演出,為台日管樂界寫下了歷史的新頁。
2024年8月14日,本報記者親至新北市葛瑪蘭客運總部,訪問目前擔任葛瑪蘭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名聲樂團團長的陳世圯。
在葛瑪蘭客運董事長、也是陳世圯次子陳尚毅的陪同下,神彩奕奕的陳世圯董事長,向本報記者提到他「活到老 學到老」的養生理念。
陳世圯計劃將於今年11月23日,在台北市卓悅藝文中心舉行他個人音樂會演出。
從小就頗有音樂天份的陳世圯,是被理工科耽誤的音樂家(他畢業於中原大學土木系並獲得亞洲理工學院運輸工程碩士)。
終身崇尚音樂的陳世圯説:「小時候我就有音樂天份,雖因迫於現實而没能在音樂界發展,但我從來就沒有放棄過自己將終身倘佯在音樂樂園中的夢想。現在終於可以把音樂和我的未來人生綁在一起了!」
訪談間,陳世圯以溫柔的語氣,望向今年56歲的小兒子陳尚毅,説:「兒子繼續在事業上打拚努力,老子要去追求自己的樂齡健康人生了!」
尚毅董事長回給老爸一個堅定鼓勵的眼神,無形的精神傳承,一切盡在不言中。
「人們都為~了名利而瘋狂,只有我們的園裡~沒有~別的寄望,只望有好~的歌兒歌唱~~唱吧.....」
在訪談進行中,陳世圯輕哼著這首「音樂節」之歌,淡泊名利的心聲境界,盡在歌聲中。
值得一提的是,葛瑪蘭文化基金會於今年7月31日到8月2日在國立羅東高中辦理第一次的管樂夏令營,招收宜蘭地區60位高中職管樂資優的學生,聘請一流的老師由葉樹涵教授領軍培養宜蘭青少年管樂的幼苗,並於8月3日在宜蘭演藝廳舉辦「2024愛樂葛瑪蘭夏日慈善音樂會」,由幼獅管樂團及夏令營學生聯合演出世界著名的樂章,深獲好評;最難得的是他們只用了一天的時間練習就能奏出玻利維亞的傳統舞曲,配合玻國舞蹈團在台上熱情的表演,場面極為感人。葛瑪蘭基金會站在公益立場,支持宜蘭孩子們的音樂創藝展現。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陳世圯強調,葛瑪蘭基金會過去十多年來都是在推動年青世代的培育工作,今後也將致力倡導壯世代樂齡健康的生活,推動宜蘭地區音樂藝術的傳承。
陳世圯表示,他倡導以音樂創造壯世代的樂齡健康人生,因而與同好友人成立的「名聲樂團」,成員中,包括:現任中興顧問社董事長曾參寶擔任副團長,特聘留法音樂家陳崇民老師擔任音樂總監。
「今年音樂節夏令營隊,救國團幼獅管樂團指揮葉樹涵教授及其團隊,為學員指導授課,就是希望藉由更高層次的課程與活動,提昇宜蘭習樂學子的音樂素養與專業技能。」陳世圯如此表示。
信心就是力量。
對於11月23日在台北開個人音樂會的勇氣,陳世圯謙虛地説,自己吹得不怎麼樣,但最重要是要把健康的樂齡理念推廣出來。
他誠摯邀請:「歡迎大家來捧場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