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天燈,又稱「孔明燈」。傳説最初是諸葛亮因軍事所需而發明的。也有一説是,因其造型如諸葛亮的帽子而得名。
三國時代,相傳諸葛亮(孔明)之所以首創天燈,是為了要在城內傳遞軍情,利用熱氣上升原理,製作燈盞飄浮於空中,造成錯誤的「星象」資訊,用以欺騙司馬懿大軍。
天燈,也是現今世界上熱氣球的先驅。
天燈製作以竹枝為骨架,外敷貼宣紙,施放時同熱氣球原理,點燃下繫已浸泡過煤油的金箔紙,待天燈受熱膨漲,即冉冉昇空。

根據歷史紀載,早年在清朝時期,現今新北市平溪、十分地區,經常遭到盜匪騷擾作亂。
由於地處山區,村民們只好移往山中躲避禍亂,等待土匪離去後,留守在村中的壯丁,就在夜間施放天燈做為信號,告知山上避難的村民,可以下山回家了,也藉此種方式向村民報平安。
因此,平溪、十分地區的村民,又稱天燈為「祈福燈」或「平安燈」。
久而久之,放天燈便成為每年元宵節,平溪、十分地區的特殊民俗,吸引著各地人潮,到平溪參與盛會。

象山第一站老張,從兩年前,便多次到平溪,購買各式大小天燈,送到喜馬拉雅山下的鹽岩礦區,委請當地工匠,以手工雕琢「天燈鹽燈」。
最後一批成功定調的天燈鹽燈,是以平溪「六扇門」顏家大小姐所推薦的天燈,為雛形基調,經反覆修改創意而成。

無論大中小「天燈鹽燈」,皆採平溪天燈同比例大小,以手工所打造。

天燈的台語發音,近似「添丁」之意。
在以往農業時代,一般農家百姓,若是希望祈求家中添丁發財,通常會以施放天燈的方式來討吉利。

當初,張老闆之所以有「天燈鹽燈」構想,是希望把這創意之燈,傳遞給想求子嗣的父母,在家點一盞天燈鹽燈,順利添丁入財。

這一年多來,各界飽受疫情所帶來的不便。而今,我和老張已順利打了受贈的疫苗。心中有滿滿的感恩!
祈願感恩的「天燈鹽燈」,從象山第一站冉冉升起,照亮宇宙天空,大家和樂健康、世界太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鹽燈象山第一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